绵阳市中医医院儿科:小儿科的大作为

2015-09-22 10:52:00      


图为:儿科副主任王昕副主任医师为患儿做捏脊治疗


在常人眼中,儿科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科室。可在绵阳市中医医院儿科医生的眼中,儿科就是他们事业驰骋的“大舞台”。穴位贴敷、中药洗浴、推拿按摩、捏脊拔罐等一系列中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色,让众多小儿疾病在这里得到有效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口鼻腔异物、喂养早产儿……精湛的护理服务,让许多家长焦急而来,满意而归。


对症小儿疾病 中医自有妙招


3岁的元元是一名哮喘患儿,经常感冒,激素、抗生素用了很多,哮喘仍然每个月都要发作。2013年开始,妈妈李女士每年夏季都带他到绵阳市中医医院儿科进行冬病夏治,贴了“三伏贴”,再配合服用了增强抵抗力的中药膏方。现在元元的哮喘控制得很好,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娃娃的气色比以前好多了,能把哮喘控制住,我也放心了”。妈妈李女士高兴地说道。

绵阳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王昕副主任医师介绍,哮喘是现代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所以是危害儿童的主要疾病。从目前医学的角度来说,哮喘是无法根治的,但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治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来控制住哮喘,让哮喘少发作、不发作。“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哮喘的特色方法,经过数百年来的应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治疗体系,主要方法为穴位贴敷和中药膏方。即在三伏天用特殊中药敷贴特定穴位,配合内服中药制剂,温肺散寒,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增强体质,提高抵抗能力,防治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以达到疾病少发或不发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二者结合治疗持续3年后能够很好控制住大多数哮喘患儿的发病率。在此基础上的“冬病冬治”也是一样的原理,只是贴敷的时间为每年冬至前后。

除此之外,在该科中医特色治疗的项目还有很多:中药熏洗、中药灌肠、中药雾化、小儿推拿等等,对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例如小儿最常见的肺炎治疗,用中药灌肠,能尽快退烧;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能消散肺部湿罗音;口服中药,能迅速减轻咳嗽症状,并祛除喉中痰饮。不同的方法对应治疗不同的症状表现,通过辨证论治,使患者尽快痊愈。


针对特殊病情  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萌萌得了毛细支气管炎,病情很重,发烧,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在住院期间,医生对其进行了输液、雾化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未彻底祛除喉中的痰液。随后,省市名中医马文红主任医师在查房中了解到萌萌的情况后,又根据萌萌目前的病情,为其开了一付六君子汤中药。服药4天之后,萌萌之前的气喘消失,痰也没有了。“看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真是各有所长呀!”妈妈情不自禁地说道。

王昕副主任医师表示,中医院并不只是中医治疗,相应的西医治疗也是应有尽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意愿,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将中、西医治疗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小宝一天在家里突然高热抽风,爸爸妈妈吓坏了,迅速将孩子送到绵阳市中医医院儿科。接诊医生刘建设副主任医师经过检查后告诉他们,这是高热惊厥。他马上给小宝打了止惊的针,吃了退热药,很快小宝的烧退了。随后,又给予了输液、中药灌肠、穴位贴敷等治疗,小宝也没有再出现之前的惊厥症状,治疗3天后就出院了。小宝妈妈说:“以前以为中医院只有中医门诊,原来中西医治疗方法都有,门诊、病区都很齐全,治疗我家小宝这种危急重症都不在话下。”


面对“哑科”患者 他们倾注真心


儿科被称为“哑科”,原因是孩子年纪小,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病痛的症状,全凭医生的望闻问切来诊治病情。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细致入微的观察,都是一个儿科医生必备的基本功。“凡是儿科的医护人员,无论你曾经有多么坏的脾气,在这里都会变得温和”。儿科主任邹大荣副主任医师认为,作为儿科医生,首先就要有爱心、童心和耐心。面对患儿的哭闹,他自有一套办法。他会笑着摸摸孩子的头,一边轻声细语地哄着孩子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一边抓住时机快速诊断。在流行性疾病高发的季节,有时医生们整天都被家长和患儿围住,孩子哭闹、家长焦虑……但他们仍然会一个一个地细心诊治,超时下班成了家常便饭。

在病区,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更需要医护人员的耐心细致,因为患儿病情变化快,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同时,由于患儿没有言语表达能力,病情变化都要靠医护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密切的观察来发现。而这里年轻的护士们,许多还都没有做妈妈,可是她们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一颗温柔细致的心,总能给予宝宝无微不至的照顾:为患儿清洁皮肤、定时翻身更换体位、清除口鼻腔异物、剪甲、洗浴……在为宝宝进行操作的时候她们会用慈爱的眼神和温柔的话语与宝宝交流,促进宝宝心情愉快、恢复健康。她们将乏味的工作人性化,将冰冷的病房温馨化,让陌生的医患熟悉化。在儿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用爱心、细心、耐心和关心,为患儿们创造了一个优质、安全的治疗环境;通过默默无闻的付出、一丝不苟的行动,端端正正地书写了“高尚”,诠释了“美好”。